“现在供水已经正常,水质也变好了,不用为日常生活用水发愁了。”近日,钦州市钦南区纪委监委干部来到久隆镇丁屋村回访安全用水问题整改情况,村民陈阿伯表示满意。
此前,钦南区纪委监委干部到久隆镇丁屋村开展日常监督检查时,几名闲坐一起的村民向检查组反映,现在饮用的生活用水水质差、水压不稳定,日常生活用水得不到保障。
村民利益无小事。为弄清具体情况,检查组带着群众反映的问题到村委及久隆镇政府进行走访了解。原来,久隆镇丁屋村村民的生活用水由丁屋水厂供应,取水水源为钦江,但近年来由于水源质量有所下降,加上一体化净水器经多年使用后,设备锈蚀、老化,净水能力下降,供水能力已不能满足村民的日常生活需求,严重影响村民的饮用水安全问题。
随后,检查组将问题反馈至钦南区水利局,督促要立即推动问题整改。该区水利局收到反馈后,高度重视,将久隆镇丁屋水厂扩建工程纳入2024年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项目,投入资金52.59万元用于水厂扩建,并重新安装1套不锈钢组合式净水器,从而解决该村水质差、供水不稳定等问题,让丁屋村733户3070名群众顺利喝上“放心水”。
解决一个问题,推动一域治理。针对久隆镇丁屋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的突出问题,钦南区纪委监委以此为“小切口”,聚焦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薄弱环节,督促水利局、农业农村局等职能部门认真落实监管责任,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排查整治工作,及时跟进农村饮水工程后续维修养护工作。同时,深化运用“室组地”联动、片区协作模式,紧盯供水项目建设进度、建设资金使用情况等关键环节开展一线走访监督,推动8个农村供水项目完成竣工并投入使用,惠及群众8000余人。
此外,针对农村供水问题背后暴露出的监测盲点多、职能部门反应滞后等问题,该区纪委监委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发工作提示等方式,督促水利局建立《钦南区农村饮用水安全风险和隐患排查制度》《关于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纪律的规定》等制度机制,强化农村供水动态监测,加强与乡镇党委政府协同联动,切实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据悉,今年以来,该区落实中央维修养护资金136万元、自治区补助资金32万元,分解实施30处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目前已完成13处维修养护工程,覆盖服务群众6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