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闸修好了,天文大潮没有对闸内虾塘正常养殖造成损害,农田也没有被上涨的海水淹没,明年能放心耕种了。”看着牢牢挡住海水冲击的官冲江水闸,钦州市钦南区大番坡镇茅坡社区北港村虾塘养殖户终于露出安心的笑容。
沿海的地理区位,为钦南区沿海乡镇群众发展养殖业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该区水利建设带来挑战。此前,该区纪委监委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推动职能部门为民办实事时发现,群众反映该区大番坡镇茅坡社区北港村官冲江水闸已损坏一段时间,每逢汛期或天文潮,闸内的虾塘和农田就面临被海水浸泡的风险,从夏天到秋天,让这一“烦心事”一直沉甸甸的压在村民心头。
官冲江水闸损毁严重,为何迟迟得不到修复?带着疑问,该区纪委监委立即向区水利局等相关部门核实情况。通过走访相关职能部门、查阅台账资料了解到,官冲江水闸是一座以防洪排涝为主、兼顾灌溉功能的小型水闸工程,但因年久失修,水闸底板出现大面积贯通,闸墩下沉开裂,其防洪排涝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受农历“五月”大潮及主汛期的影响,加之工程涉及用海、湿地占用等问题,使得水闸修复工程迟迟未能开工。
了解具体情况后,该区纪委监委通过专班推进、“室组”联动,督促区水利局牵头,尽快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推动官冲江水闸修复。区水利局随即组织人员开展实地调研,进一步梳理水闸修复过程中的堵点难点,积极与区直有关部门、水闸属地政府及施工单位沟通协调,解决了工程用海、湿地占用手续办理、施工临时道路拓宽、项目建设用地等问题,停滞了一段时间的水闸修复工程再次启动。
为确保工程按时按质完成,该区纪委监委发挥派驻纪检监察组“嵌入式”监督作用,紧盯施工进度、资金落实、工程验收等关键环节,靠前监督压实职能部门主体责任。
在多方努力下,损毁多时的官冲江水闸终于在2024年10月中旬完工,及时有效抵御了“十月”天文大潮的冲击,保障辖区内1800多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让闸内的万亩虾塘和1600余亩田地免受海水冲击。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在该区纪委监委监督推动下,区水利局聚焦病险水库、水闸安全隐患问题开展专项整治,统筹500万元维修资金,对该区30座水闸、3处海河堤进行修复,恢复其挡潮、排涝、纳潮功能,有效保护当地养殖、灌溉等面积5600余亩,改善和恢复库容约158万立方米,为6300余名群众汛期安全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