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一年春好处。再次走进钦南区久隆镇沙田村,机械正在撂荒地里来回穿梭,村民们忙着翻土、修剪蔗苗,准备种植甘蔗,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黄支书,你们这次种植的甘蔗面积多少?”“得益于你们及时帮忙协调解决相关问题,我们盘活60 多亩撂荒耕地种植甘蔗,预计今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8万元左右。”面对回访的镇纪委工作人员,沙田村党支部书记黄仕鹏开心地答道。
此前,久隆镇纪委到沙田村开展走访监督时,不少村民反映,沙田村耕地面积较大,但是随着年轻人外出务工,劳动力匮乏,导致许多耕地逐渐荒芜,如何把撂荒的土地“活”起来,成了大家心中的一个“疙瘩”。
为破解土地撂荒难题,压紧压实责任守牢耕地红线,镇纪委立即将问题反馈至镇农业服务中心,要求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该问题。收到反馈问题后,镇农业服务中心与村委多次开会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经商议后决定以村集体合作社名义将土地流转出去,并用以种植甘蔗,这样既盘活了撂荒土地,也为村民增加一笔收入。
随后,村委将商议的土地流转方案纳入“四议两公开”议程,由村民代表进行决议,镇纪委派人全程监督跟进,有效解决村民心中烦心事。
沙田村撂荒地流转种植甘蔗只是久隆镇纪委立足职责职能推动撂荒地复耕复垦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久隆镇纪委聚焦耕地保护、惠农政策落实等突出问题,紧盯部门工作作风、政策落实、惠农补贴发放等关键环节开展监督检查,有效防止耕地撂荒和“非粮化”“非农化”问题,保障各项补贴政策落实落地、发放到户。在镇纪委的监督推动下,截至目前,该镇累计复耕复种撂荒地1900多亩,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