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走后门,办事不求人,给政务服务中心点赞。”日前,在成都高新区创业的张先生在朋友圈分享了自己最近办理政务事项的体验,他通过政务微信预约,仅跑了一趟就办理完结所需事项。
走进成都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显眼位置摆放着“微腐败”专项治理信访举报箱,往日排号机旁蹲守的“黄牛”已经不见踪影,窗口服务和后台保障工作忙碌而有序。
事实上,这是成都高新区坚持标本兼治、推进以案促改在政务服务领域的成效之一。而在此之前,因部分窗口业务量较大,一些“黄牛”开始打起了拉拢窗口人员的主意,导致办事群众叫苦不迭。
事情要从去年的几封举报件说起。2017年上半年以来,成都高新区纪工委陆续收到群众举报,反映在该区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办证窗口,个别“黄牛”办事不取号,且能随意出入柜台。
“当天取营业执照,400元/件;隔天取,300元/件;隔两天取,200元/件……吃拿卡要还敢明码标价?”“这些‘黄牛’跟窗口工作人员到底什么关系?你们得好好查查……”
群众利益无小事。收到举报后,成都高新区纪工委迅速展开调查核实工作。真相渐渐浮出水面。
原来,群众口中的“黄牛”是指某工商代理中介机构的业务员郑某、肖某、刘某、何某4人。他们主要从事代办企业注册服务。因嫌取号排队太麻烦,4人便盘算着找点其他“门路”:拉拢腐蚀工商注册窗口的工作人员。这样既方便自己迅速办理业务,还能帮他人代办,工作人员也可赚点外快,可谓“一石三鸟”。
几经盘算,4人将目标锁定在了“老熟人”——原成都高新区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处企业设立并联审批窗口工作人员叶某身上。于是由郑某出面,主动找到叶某,将“互利合作”的设想全盘托出,二人一拍即合。
在之后一年时间里,叶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为郑某等人办理企业设立业务时,违反正常办理规定和流程,不用他们取号排队,直接受理他们提交的资料,优先加快办理设立登记。有时,即使资料不规范,叶某仍违规受理,甚至想方设法“帮忙”查漏补缺。一次,郑某提交的公司注册地址资料不符合规定,叶某便从他人提交的资料中复印地址资料,提供给郑某使用,以便其能顺利完成注册登记。
如此大费周折,叶某肯定不能白忙活。郑某等人根据“帮助”的难易程度,给予叶某每件200到400元不等的好处费。虽然每次给的金额看起来不多,但日积月累,叶某通过微信转账的方式,收取好处费共计7万余元。
尝到甜头后,郑某等人欲罢不能。为扩大“战果”,4人故技重施,将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处企业核名窗口工作人员王某、企业变更窗口工作人员张某、企业设立并联审批窗口工作人员邓某、周某通通“收入麾下”,为其办理企业名称预先核准、企业变更登记、企业设立等工商业务提供便利。
拉拢腐蚀的效果显而易见,郑某等人享受到的照顾越来越“特殊”。“有时我们甚至不用到现场、不用提交资料,只需要通过微信告诉他们预核的企业名称、注册资本、股东姓名等信息,他们就会直接帮我们完成核名。”在协助高新区纪工委调查时,郑某交代。
违规操作下,“黄牛”是方便了,却苦了其他办事群众。有的取号后,却被违规中介机构人员连续插队,苦等多时不能正常办事;有的守法中介机构因未向叶某等人交纳“好处费”,在正常取号递件办理业务过程中受到无端刁难……
厉民之事,毫末必去。面对群众的反映,成都高新区纪工委立即召集相关部门专题研究处置方案,对“黄牛”经常出没的地方进行摸排,锁定几个与“黄牛”联系密切窗口人员;同时,另一组办案人员调取了工商注册登记的相关资料,整理出不符合规定仍予以受理的经办人名单。
通过大量的收集取证,郑某等人不得不承认其通过“微信”收取好处费,帮助“黄牛”插队甚至违规受理审批的事实。经查,王某收取好处费7万余元,张某收取好处费6万余元,邓某收取好处费3万余元,周某收取好处费2万余元。2017年11月,叶某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和开除处分,王某、张某、邓某、周某受到开除处分。
因为排队人多,就被“黄牛”钻了空子,这同时也反映出基层领导干部在分管领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不到位,平时疏于对工作人员思想教育,对该发现的问题未及时发现。2017年12月,成都高新区工商行政管理局2名落实管党治党责任不力的领导干部被严肃问责。
为吸取教训,避免此类问题再次发生,成都高新区工商行政管理局组织召开典型案例剖析会,以案示警。“当事人都是我们熟悉的同事,业务能力也不错,但因抵不住诱惑违纪违法而受到惩处,这既令人震惊又发人深省。”高新区窗口工作人员小杨在参加以案促改案例剖析会后深有感触。
同时,该区全面修订完善办事流程,联合政务中心对大厅内私人复印、照相、代办公司进行整顿清理,强化电子效能监察,搭建起全新的“全域政务服务平台”,运用科技手段治理“微腐败”。如果在同一个窗口办理业务等待时间较长,系统将提示异常,监督人员即可通过“大数据”分析问题原因,是否存在“吃拿卡要”等问题,进一步加强对窗口工作人员办理事项的全过程监督。通过治理,目前取得初步成效,群众满意度不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