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以来,江苏省泰兴市纪委监委启动全市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及不正之风专题调研及督查工作,通过与村民访谈、实地查看等方式,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图为近日,该市纪检监察干部到珊瑚镇八户村向群众了解扶贫干部工作作风情况。周琴 吴斌 摄影报道
调查研究是为了科学决策,科学决策是为了解决问题。调查研究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决策的水平,进而决定问题解决的成效。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发展改革稳定任务更加艰巨,党员干部科学决策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提升调查研究质量成为新时代领导干部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日前,江西省龙南县纪委监委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走访调研,了解干部工作作风等情况,排查问题线索。图为近日纪检监察干部在渡江镇走访产业大户。赖龙苹 赖文婷 摄影报道
改进调研作风
为什么我们现在有些决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说到底,根子还是在于调查研究少了一点,“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点子多”“片面性总是来自忙于决定政策而不研究实际情况”。
当下一些地区和部门不重视调查研究、不善于调查研究的问题依然存在——
“不调研”者有之。有的认为工作多年,情况了如指掌,对新情况新问题反应不敏锐,对新课题新挑战应对不得力,凭经验办事,拍脑袋决策;有的走不出“文山会海”,强调工作忙,下去调研少。
“伪调研”者有之。有的嫌麻烦、图省事,满足于看材料、听汇报,以“键对键”取代“面对面”;有的敷衍应付,把到基层视察、做具体工作装扮成调研;有的陪领导检查,领导一走他也走,缺乏主动了解的热情和调研的耐心;有的做“以旧翻新”的调研,把以前掌握的材料重新打扮,交差了事。
“浅调研”者有之。有的缺乏科学选题和调研计划,不掌握科学调研方法,得到的信息不完整、不系统、不准确;有的满足于听听、转转、看看,沉不下去,看不到问题症结;有的只做一次性调研,缺乏追踪,不能持续深入了解把握;有的只调查不研究,调查多、研究少,情况多、分析少,写完报告就算了事。
“选调研”者有之。有的只注重看精心培育的“盆景式”典型,做“政绩工程”;有的“长官意志”严重,只听喜欢听的话,对不喜欢听的、看的,视而不见、装聋作哑。
“秀调研”者有之。有的把功夫用在调研外,前呼后拥,劳民伤财,把调研做成“形象工程”;有的初衷在“做秀”,秀“亲民”,秀“务实”,热衷上电视、走红网络,实际功夫没下多少。
“媚调研”者有之。有的媚上,将心思花在研究、揣摩领导意图和关注点上,准备几个口袋,揣摩“上意”提供材料;有的媚下,到处“栽花”、送高帽、送赞扬,对问题遮遮掩掩,甚至将此作为官场诀窍,偏离了为民初心。
“被调研”者有之。有的只走下级安排的“经典线路”,缺乏“自选动作”,不搞随机调研;有的被下级准备的“群众演员”、特定场景所迷惑,看不到真实情况;更有甚者配合表演,不敢讲真话,搞“鸵鸟政策”,自欺欺人。
凡此种种,调查不够、研究不够、调研作风不实的乱象,严重影响决策的科学性,一方面,妨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另一方面,催生了脱离实际、难以执行的“头疼文件”和荒唐离谱的“奇葩政策”,损害群众和企业等的利益,有损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形象。
一纸公文轻飘飘,落于人身重如山。政策制定、决策施行必须全程注重调查研究、转变调研作风,力求准确、全面、深透地了解情况,防止调查研究走过场,这是提升调研质量、决策质量的前提。
掌握科学的调研方法
调查研究要有科学的方法。方法正确,才能事半功倍。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也是我们从事调研的方法论。
——坚持群众路线。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就是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情绪、感受群众疾苦、总结群众经验、吸收群众智慧的活动,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政策好不好,群众的感受最直接,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不妨多听群众的意见、多到群众中走走、看看、听听。
时下,一些地方乡镇甚至村干部工作“机关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严重。会越开越长、越开越多,各种表格、材料看似严谨,实则令基层疲于应付。各个上级机关都将本部门工作定为重点工作,导致乡镇 “留痕”任务繁重,结果使后者除了“留痕”,实际工作做得有限。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虚假的填表造假代替实际工作,以貌似认真实则造假的“留痕”应付上级检查,在一片“繁忙”中离群众越来越远。问题在下面,根子在上级,值得警醒反思。
——坚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工作方法。毛泽东同志指出:“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调研要从实际出发,不能带着先定的调子下去,而要坚持结论产生在调研之后,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
在调研中能不能、敢不敢实事求是,不只是认识水平问题,也是党性问题。要做到实事求是,一要不唯上,调研不能迎合领导意图选材、报喜不报忧;二要不唯书,调研不能从本本出发,要尊重现实生活,坚持“摸活鱼”;三是不唯众,调研不能随大流,要做客观判断;四是不唯己,不能以先入为主的思想框框去剪裁客观现实、带着结论找证据;五是不唯洋,不盲目照抄外国经验,以外国人的是非好恶作为判断标准;六是不走马观花,要求深求实,防止浅尝辄止;七是不夹私心杂念,闻过则喜才能听到真话。对了解到的情况和问题,要坚持一是一、二是二,讲真话、实话、心里话,力求全面准确,切忌片面性、表面化。
——坚持问题导向。调研的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开展调研,必须找准问题,有的放矢。领导干部搞调研,要有明确的目的,带着问题下去,尽力掌握调研活动的主动权,力求准确、全面、深透地了解情况。
——坚持矛盾分析。毛泽东同志指出:“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调查研究要牵“牛鼻子”,“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把握事物本质,抓住主要矛盾。现实问题纷繁复杂,抓不住主要矛盾,就像“螃蟹吃豆腐”,吃的不多,抓得很碎。调研要聚焦主要矛盾,直面发展需要,拒绝那种只反映片断现象的“狗肉帐”式调查。
——坚持统筹兼顾。党和国家事业是一个有机整体,每个地方和领域都是其组成部分。做任何调研,都要坚持系统思维,以大局为重,把调研置于全局中看待,从整体出发研究问题,既考察要素、结构,也考察其在整体中的功能,考察研究对象系统内外各种要素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体效应。
时下,一些调研缺乏大局观,从地方、部门的视角甚至局部利益出发,视野小、思路窄、办法少,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引发新问题。要坚决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地方本位、部门本位调研。
——运用先进技术。调研方法要与时俱进。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调研方法,如蹲点调查、统计调查、调查会、研讨会、走访调查、典型调查、实地考察等。同时,要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学习、掌握和运用现代调研方法。可借鉴问卷调查、抽样调查、专家调查、电话调查、参与观察等调查方法,综合运用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统计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以及规划与优选、预测与评价、计算机仿真等方法,掌握统计分析、SWOT分析、系统图分析等分析工具,特别是方兴未艾的大数据分析法。同时,要识别和利用好专业调查机构的成果,运用好第三方调查,提高调研效率和科学性。
加强调查研究制度建设
科学的制度安排是提升调查研究质量的保证。让调研蔚然成风,就要落实好各项调研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健全完善,使调研真正成为各级领导干部自觉的经常性活动。
一、完善科学决策制度。一是坚持和完善先调研后决策的决策调研论证制度。严格执行调研程序,做到不调研不决策、先调研后决策,把调研贯穿决策全程,成为决策的必经程序。重大决策要深入调研,有的要有不同方案作比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政策,要采取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出台后要让群众知晓,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便于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还要追踪调查研究,追踪决策。二是建立、完善落实重大项目、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加强风险的调查研究和化解,从源头上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三是坚持民主决策。领导干部要发扬民主,善于倾听不同意见,广泛集中民智,按照民主程序进行决策,以防止和克服决策中的随意性及其造成的失误。
二、完善调查研究工作制度。领导干部要带头调研,拿出一定时间深入基层,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要亲自主持重大课题的调研,拿出对工作全局有重要指导作用的调研报告。注重调研质量,强化问题意识,精心设计选题、制订方案,带着群众感情,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了解情况,深入分析研究,不搞形式,不走过场。要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的联系点制度。要“身入”更要“心到”,始终关心联系点、关心群众。到联系点调研,要真心交朋友、拉家常,通过面对面交流,直接了解基层干部群众的所想、所急、所盼。
三、完善调研成果运用制度。古人云,文以载道。调研不是目的,重要的是把调研成果应用和推广。调研成果的应用、推广形式很多,譬如,转化成决策、典型经验的宣传、指导实际工作以及为科学研究提供依据等。应用、推广的手段也多种多样,譬如,会议推广、报刊推广、广播电视推广、互联网推广、文件或宣传册推广等。要探索建立完善调查研究质量评估机制、调研成果转化机制,推动调研成果转化,真正发挥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