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贿和腐败在印度人生活中是“家常便饭”,此前有官方报告指出,印度平均每个家庭每年的“行贿成本”换算成人民币达数百元。英国《卫报》称,反腐败已成当今印度的主要任务,但形形色色的反腐运动并没真正改变该国根深蒂固的腐败文化,面对无处不在的“苍蝇式”腐败,普通民众无可奈何。
1 贿赂是许多印度人的生活方式
第一次走进公务员若桑的办公室时,22岁的加甘·辛格心里颇不情愿。加甘一心想成为艺术家,但家人极力怂恿他从商,因为“这才是好的职业选择”。
一开始,若桑的态度十分冷淡。闲聊片刻后,加甘拿出了装有1万卢比(约合人民币973元)的信封塞到对方手中,后者迅速接过并顺手放进了公文包。
“我要在哪里签字?快请喝茶,吃点饼干!”拿到钱后,若桑的脸色立刻发生了戏剧性改变,加甘也顺利拿到了自己的电话和互联网服务小生意的政府许可。
这只是开始。在做生意的漫漫长路中,加甘几乎每迈一步都要贿赂各色人等,从工人、初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到管理者,不一而足。他想离开,但父母告诉他,印度社会各个行业都如此,“你无处可逃”。
维沙尔在东德里拥堵不堪的街头开了一家炸鸡快餐店,以迎合近年来新兴中产阶级的口味。为了把这家店开下去,他需要把上上下下都打点好。
每个月10日,维沙尔准时将1万卢比送到警察局,以便营业到晚上。通过常规的卫生安全检查需要每月50英镑(约合人民币480元),还得为巡警提供免费午餐。
“我的餐馆每个月挣4万卢比,至少1/3用于贿赂。”26岁的维沙尔告诉《卫报》,这种“灰色支出”已成为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考驾照需要贿赂考官,预约好一些的医生费用不菲。每隔一周,维沙尔都会给交警100卢比,以避免“更大的麻烦”。为了送大儿子去上当地最好的学校,他给校长偷偷塞了2.5万卢比。这些无法避免的开支,让他感到失望又无可奈何。
“连出生证明、死亡证明都得花钱,生活中的一切都要贿赂。”30岁的软件工程师鲁恩·米什拉愤怒地质问道,“为什么呢?这些本应该是免费的。”
《卫报》称,从企业主、出租司机到普通百姓,贿赂已成许多印度人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不得不花钱请别人做些什么。在这个国家,金钱是万能的,政府官员提供正常服务要索贿,就连警察接受居民报案都要收“茶水钱”。
如今,加甘的生意做得不错,雇了15名员工,闲暇时可以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如果现在让我贿赂,我会毫不犹豫地掏钱。我的心态完全不同了。”他告诉媒体:“我将尽可能地多行贿,甚至享受这个过程。”
2 腐败与贫穷是个恶性循环
突然口吐白沫从椅子上滑下来之前,38岁的印度今日电视台记者阿克沙伊·辛格刚跟住在印度中部的采访对象一家聊了大约一个小时。被摄制组送到附近的医院后,早已失去知觉的辛格被宣布死亡。
第二天,7月4日,警察在新德里一家酒店发现了64岁的贾巴尔普尔医学院校长阿伦·沙玛的尸体。
表面上看来,这两起相隔数百公里的死亡事件毫无瓜葛,但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指出,它们都与沙玛死前正在协助调查的中央邦大规模考试舞弊案有着神秘的关系。
在印度,竞争性考试委员会Vyapam已成为丑闻的代名词。据《纽约时报》报道,在该国职业考试、大学入学考试乃至公务员考试中,替考、伪造答题纸、操纵考场座位安排等舞弊现象屡见不鲜。自当局2013年展开调查以来,已有20多名相关人士先后死亡,反对派人士称实际数字几乎是官方统计的两倍。
“这些生命的逝去让我恐惧。我是部长,但我仍然害怕。”印度水资源部部长、中央邦前首席部长乌玛·巴拉蒂告诉《印度时报》。
印度政界高层认为,一定程度的腐败在发展中国家“不可避免”,但贿赂在社会文化中的根深蒂固仍令人触目惊心。有人认为执法不力是罪魁祸首,也有人归咎于行贿者。一位最高法院的律师则认为,人们屈服于腐败可能只是“无能为力”或“想把日子过下去”,因为“腐败已像空气污染般渗透进我们的生活”。
正如《纽约时报》所说,腐败和贫穷是个恶性循环。大大小小的腐败问题给印度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美国非营利机构“全球财政健全”曾发布报告称,1948年至2008年,印度因逃税漏税、行贿受贿、收受回扣等流向国外的非法资产高达46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万亿元),且这样的黑钱还在以11.5%的增幅加速外流。据印度审计部门估计,仅2010年11月曝出的3起高官腐败案,就给国家造成约4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89亿元)的损失。
据《华尔街日报》计算,如果用来购买食品,450亿美元足够供印度所有穷人生活10年;有了这笔钱,所有印度人都可获得100天、每天工资100卢比的就业机会;在3年内保证印度所有女孩接受初等教育,或在1年内将所有印度人的税率降低15%。
3 反腐行动没能带来真正改变
自2005年印度媒体研究中心发表调查报告,聚焦普通民众在接受公共服务过程中经历的“苍蝇式”腐败开始,印度政府及社会各界就开始思考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同年,印度政府出台《信息权利法》,规定公众享有获取信息的权利,公共管理机构具有提供信息的义务。该法成为民众对抗腐败的基础。
2007年,非政府组织“第五支柱”推出一种面值为零的“货币”。它从颜色到图案都和50卢比的纸币很类似,但在本该是印度央行行长签名的地方印着一句誓言:“我承诺不受贿也不行贿。”一时间,这成为印度政府打击腐败的象征。
《卫报》称,当官员索贿时,公民可以拿出这种零面值“货币”,从理论上讲,官员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行为并感到羞愧。“第五支柱”的网站上有很多例子证明这种策略的可行性。截至2014年8月,印度市面上有约250万张零面值纸币流通,引来尼泊尔、加纳、墨西哥、也门等国纷纷效仿。
然而,《卫报》认为,这一举措并没给印度根深蒂固的腐败文化带来真正改变。“腐败就是腐败,没人会因零面值纸币改变。”印度人如是说。他们比上世纪90年代更加“务实”,相信“只要能避免欺诈,行贿无可厚非”。所谓欺诈,是指官员缺乏“职业道德”,拿了钱却不办事。更糟糕的是,许多反腐机构本身也屡屡陷入腐败丑闻。
2009年,印度社会活动家安纳·哈扎尔在全国发起巨大的反腐败运动,呼吁建立可调查政府腐败行为的公共申诉委员会。
2011年,两位印度海归因不堪忍受腐败横行的局面,创办名为“我行贿了”的网站。该网站迅速蹿红,无数网民在上面揭露自己经历的腐败案例。但连网站创始人也承认:“我曾行过贿,否则根本不能办成任何事。”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从2014年8月6日开始,印度民众可通过手机应用软件WhatsApp揭露警察的索贿或骚扰行为。短短一周,该平台就收到了3700多条消息和622个电话。
无论能否撼动印度根深蒂固的腐败文化,这些措施都在或多或少地发挥作用。但令人困惑的是,许多印度企业认为,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严格遵守反腐败措施将损害企业的竞争力。
据《印度时报》报道,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最新全球欺诈调查显示,约80%的人认为腐败在印度仍十分普遍;66%的受访者认为某种形式的贿赂可以接受;52%认为通过送礼赢得生意是“帮助企业生存的正当手段”,其中27%以现金形式行贿。
印度《商业标准报》指出,多数受访者认为,腐败和欺诈是企业存活下来的前提。该报称,印度已针对腐败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法律法规,但更强硬的监管行动还没落到实处。
“我们看到的是,腐败、欺诈与印度经济增长密切相关,许多企业认为反贿赂政策影响了他们的竞争优势。”安永负责印度业务的合伙人辛格告诉《印度时报》,“虽然商业道德标准有所提高,但接受起来可能还需要时间。高层管理人员必须以身作则,传达对腐败的零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