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宝石教授(中)在指导医疗方案
“患者健健康康地走出医院,是我最大的心愿。” 从医26年来,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心胸外科主任郑宝石始终对群众怀着无私的真挚情感。
如果把医生比作和死神战斗的士兵,心胸外科医生就是特种兵。在手术刀的刀尖上,郑宝石像一名战士,挽回了无数患者的宝贵生命。在廉洁从医的底线上,郑宝石像一名战士,捍卫了人民医院的“人民”含义。
敢为人先 战胜死神
“您身体现在怎么样?”12月14日,广西医科大一附院对南宁某中学八十多岁的谢老师进行电话回访。
“郑主任医术高超,我恢复不错!现在每天都锻炼,我要活到100岁呢!”谢老师笑声朗朗。
一年前, 因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及狭窄,谢老师被多家医院下达病危通知书。他不甘心,在家人陪伴下找到郑宝石。但采用正中开胸、体外循环的传统手术方式,年迈体弱的谢老师承受不了。
刚深造回来的郑宝石,提出采用经心尖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这是全新的手术理念,在广西没有实践先例。面对未知风险,备受病魔折磨的谢老师决心“搏一搏”。
经过一个月精心准备,郑宝石把操作程序、手术技巧在头脑中过了上百遍,带领团队满怀信心走进手术室。他在患者胸口开个小孔,利用射线定位及B超引导,使用导管从心尖进入心脏,完成更换心脏瓣膜的手术。
成功了!郑宝石完成这例手术,填补了广西在该领域的空白。最让业界惊叹的是,整个手术过程在患者心脏跳动的情况下完成,只用不到40分钟。
术后3天,谢老师就下床活动了。他握着郑宝石的手,热泪盈眶:“没有你,我熬不过去了。谢谢您!”
敢为人先,是“战士”本色。在郑宝石带领下,广西医科大一附院成功完成6例经心尖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手术,居华南地区之首。郑宝石潜心研究先进技术,主持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培养硕士15名。
郑宝石教授(左一)在进行临床教学
敢于担当 呵护生命
性命相托,这是患者对医生的信任。郑宝石十分珍惜群众信任,一次次搀扶着患者成功走过生命的“独木桥”。
几年前,灵山县一位妇女领着患严重先心病的七岁儿子慕名找到郑宝石。孩子只有单心室,生命十分脆弱,必须接受高难的改良房坦心脏手术。
生死一线间。这类手术风险极大,差之毫厘,患者就下不了手术台。如果出现意外,就容易引发医患矛盾,作为医生更是承担着生命之重。患者只有母亲陪同,母亲能做主吗?
患者母亲看出了医院的顾虑,立即跪下,哭着说:“他爸去打工挣医疗费了。如果孩子回不去,我们决不怪你……”郑宝石赶紧把对方搀起。
从她噙着泪水的眼睛里,郑宝石读出了信任和坚强,他说:“好,我们共同努力!” 后来,郑宝石说:“她打动了我,我得为宝贵的生命搏一搏。”
郑宝石的“搏一搏”,有强大的技术支撑。作为医学博士、广西心胸外科领军人物,他在医院党委支持下勇敢地担当起来。他带领团队奋战了10个小时,成功实施了手术。
患者走过了生命的“独木桥”!在患者母亲的强烈要求下,郑宝石破例与母子俩照了一张相。后来,患者母亲专程来感谢医生,说:“儿子参加学校长跑运动啦。”
救死扶伤,就要敢于担当。郑宝石说:“我们不担当,很多患者撑不了多久。敢担当,患者就能挺过来。”近年来,郑宝石每天带领科室做10多台手术,用责任和担当谱写生命赞歌。
郑宝石教授(右二)在备课中
心无旁骛 风清气正
“医无德者,不堪为医”,是郑宝石的座右铭。他说:“只有专注于治病救人,才能实现医生自身价值,而不是红包和回扣。”
郑宝石坚守内心的信仰,坚守底线。有一年所在科室收治一位心脏病患者,手术前,家属硬给郑宝石塞红包。
“您误解了,我们都不收红包。您放心,我们一定把人救回来。” 郑宝石说。他了解到患者住院期间因家庭困难天天喝粥,营养跟不上。郑宝石马上和同事商议为患者捐款。当捐款送到患者床头时,患者哭了:“没想到,医生还给我捐钱。”
今年8月,郑宝石成功地给一名患者动了手术。患者家属直接到办公室送红包,被拒绝了。家属揣摩可能是办公室人多,医生不敢收。家属就守在走廊,看准郑宝石上洗手间,就追了进去。郑宝石诚恳地说:“救人是医生天职,我坚决不能收。”
郑宝石示范引领,整个科室同志廉洁从医,坚决抵制药品回扣、医疗器械采购潜规则。他欣慰地说:“现在医院的规章制度越来越健全了,我们带队伍的压力小很多了。”科室挂满患者送来锦旗,郑宝石说:“人民群众的认可,是最大的‘红包’。”(李明鲜)
郑宝石教授(左)在广西电视台大型健康科普栏目《医科全说》作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