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社有资产在自查自纠没有如实填写资产收益...”“区供销社工作人员租用下属企业的仓库和空地,却没有在自查自纠表中如实填写...”钦南区纪委工作人员指出供销社在开展自查自纠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监督检查,是钦南区持续深入推进供销社系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一个缩影。开展专项治理工作以来,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调阅资料、走访谈话、现场检查、问题线索起底等方式摸清供销系统“家底”,重点查纠和治理社有资产流失、靠社吃社、设租寻租等问题,分析研判可疑问题线索11条,立案2件,诫勉3人,通报批评2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6.5余万元。
为确保专项治理工作走深走实,钦南区纪委成立工作专班,由纪检监察室牵头,党风政风监督室、信访室、案件监督管理室及派驻纪检监察组密切配合,形成目标明晰、责任明确、分工负责的责任体系,一体研判、一体推进、一体落实,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监督合力。
把脉问诊查病根。除了督促供销合作社系统自查自纠,同时制定《社有资产统计表》与《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统计表》,对区供销联社、10个乡镇供销社和4个社办企业现有资产、资产转让、“四项资金”及其他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实行逐一登记,逐一把脉,逐一问诊,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社社过关。
“我得知下属企业要对外出租仓库后,认为该地段好应该有赚头,所以我就租出来后用于转租赚差价,错误的认为这是为下属企业增加效益,没想到这是违反了廉洁纪律,犯下了错误......”经过核查人员一番教育后,区供销联社干部黄某某说道。
在监督检查中发现,供销系统特别是基层供销社对政治理论学习不重视,三会一课制度不健全,学习浮于表面、流于形式、走过场,对为农服务的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的使命没有清醒的认识,而且发现在供销系统干部职工的认知中,单位属于集体企业,自收自支,为单位创收就是成绩。行业特殊、体制特别,在供销系统领导干部职工的心里,供销社的特殊性成了他们权力寻租的借口,加之监督的缺失,为违纪违法乱象打开了方便之门。
针对病根下猛药。找准了病根,就得猛药去疴。针对供销系统政治理论学习走过场、党纪政纪意识普遍不高,各种违纪违法行为突出的情况,区纪委派出工作人员为供销系统上党课、纪检监察组出席班子会议扩大会等方式,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和党纪政纪学习。同时,指导区供销联社对自查自纠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对24名干部职工进行警示谈话,从思想上扭转供销系统干部职工的意识。
2021年10月,钦南区纪委组成3个核查小组对监督检查发现的6个问题线索进行初步核实;同时对历年来办结的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对区供销联社原主任陈某某违规经商问题启动重新核实。
经查,区供销系统存在公款私存、借机大吃大喝、违规经商等问题。对此,区纪委立案审查2人,诫勉谈话1人,警示谈话4人,提醒谈话1人,发纪律检查建议书2份。同时,督导指导区供销社健全基层领导班子、对公款私存问题集中统一整改、向各基层供销社派出监事员、完善监事工作细则、财务收支集中核算管理等5项制度,不断推动供销系统整改落实。